你可知上九天揽月,下五洋捉鳖,我们早已做到!
中国第一代载人深潜器“蛟龙”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,从自行设计、自主集成研制工作于 2002 年正式启动之后,研究团队经过 6 年的不懈努力,攻克系列技术难关,从而使“蛟龙”号具备了开展海上试验的技术条件。
2012年7月,“蛟龙”号载人潜水器从实验室走向深海,在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,成功完成 7000 米级海试,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。“蛟龙”号的投入使用,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开展深渊科考,特别是载人深渊科考的国家之一,彰显了我国在深海装备研发领域的实力。
“蛟龙”号及最初的母船“向阳红09”号
“蛟龙”号准备入海出发
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“蛟龙”号
跟随兼具大洋深潜和南极科考经历的
女科学家唐立梅
去看看惊心动魄的深海10小时
探秘异彩纷呈的深海大世界
怎样才能搭乘“蛟龙”号?
自2013年至2018年,“蛟龙”号已经连续开展了中国大洋31、35、37、38共4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及后续科学应用航次。试验性应用是一边科考一边检验性能,一个潜次需要两名潜航员下潜,只能携带一名科学家;科学应用航次就是业务化运行了,每个潜次只需要携带一名潜航员,可以有两个不同专业方向的科学家同时下潜。
唐立梅简介
唐立梅教授,浙江大学地质学博士。“蛟龙”号首位大洋深潜的中国女科学家,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首位中国女科学家。2013年随“蛟龙”号下潜到2774米的采薇海山进行科学考察的经历,以科学家的严谨、女性的细腻诗意描绘了在深海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思,再现了坚毅、拼搏、奋斗、奉献、创新等科学家精神,为青少年点燃梦想,播下科学的种子。
以下视频来源于
蠹鱼阅读
唐立梅教授出舱后的“洗礼”仪式视频
唐立梅教授于码头合影
起航时全体队员于厦门码头合影
“蛟龙”号试验性应用科考队合影
如今,他们已经实现了这一理想。
真实的海底世界除了寒冷、幽暗的一面,也有光怪陆离的一面。
载人深潜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进行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研究,除此之外"蛟龙"号的使命当中还包括深海探矿、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、可疑物探测与捕获、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。
海底热液“黑烟囱”
下潜5米,水下看海面,阳光透下来,海水湛蓝湛蓝的。
下潜50米,窗外浮游生物如一幅“群魔乱舞”的暴雪般袭来。
下潜300米,窗外越来越暗,期待发光生物的出现。
下潜350米,发光生物出现了,有些像萤火虫般在窗前萦绕着,有时还有一大串一大串地飘过,如雪树银花般晶莹。这些发光体到1100米一下就很少了,到1600米一下几乎一个都没有了。
下潜2500米,目光所及,全是海水。
下潜2740米,打开探照灯,一大片白色沉积物跃入视野,如同海边沙滩。
生物群落
只有真正抵达,才会知道,海洋世界就像幽暗的外太空,水下生物散发着星辰一样的光芒。
这些海底生物很神奇,它们有根,像花一样长在海底,有的晶莹剔透,纯净无比;有的鲜艳欲滴,美得不可方物。它们的形态和植物一样,很像没有叶子时期的彼岸花,只有一根茎托着一朵花,但不是植物。除了固着生物,还有一些生物没有根,可以在海底爬行游动,如海参、海葵、海星等。
关于海洋的冷知识
海底多少米深度的地方是一片黑暗呢?
海底200米以内是阳光充足的地方,这里的海底世界绚烂多彩。海底200-1000米处被称作海洋的暮光区,是光合作用开始失效的水深位置,这是一片神奇而梦幻的幽暗水域。海底1000-4000米,是与外界的可见光完全隔绝的水域。海底4000-11000米,是真正意义上的深渊,抗压是唯一的生存法则。由于光照、水的混浊度不同,肉眼可以看见光亮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。
随“蛟龙”下深海
丰富孩子们科普知识
了解更多“蛟龙”号的故事和海洋知识
==好书推荐==
0
《随“蛟龙”探深海》
唐立梅
中国妇女出版社
▲点击二维码购买
END
更多精彩好书,
欢迎光临湛江市新华书店 湛江书城!
湛江书城鑫海店:2100608
地址:霞山区海滨大道南18号鑫海名城三楼
湛江书城金沙湾店:2203281
地址:赤坎区(金沙湾)观海北路1号
湛江书城华都汇店:2293122
地址:开发区绿华路48号华都汇购物中心二楼
湛江书城鼎盛店:2100608
地址:霞山区人民大道南116号鼎盛广场三楼
湛江书城坡头店:2293269
地址:坡头区灯塔路79号
市新华书店延安路分店:2293285
地址:霞山区延安路11号
市新华书店九二一路分店:3333476
地址:赤坎区九二一路9号
微信商城
书城客服
|声明:图文源自中国妇女出版社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