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古馔拾零·面点系列」 宋代乡村的三种米制蒸糕

宋代乡村的三种米制蒸糕
汪鹤年
宋代林洪《山家清供》收录了许多以山野所产蔬菜、水果、动物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,其中,三种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蒸糕就很有特色。如能仿制一二,定是出奇制胜的佳馔。
蓬糕
书中记述的“蓬糕”,很可能便是汉代《西京杂记》即已见诸文字的“蓬饵”一类食品:
将白蒿趁嫩采下,熟煮后细捣成泥,和米粉作糕,加以白糖,放锅中蒸熟,以香为度。
古人之所以采白蒿作糕,大约是看中了其所具有的轻身益气耐老、面白长年等医药功用吧!
洞庭饐
时人,除了常采用白蒿和米粉制作糕食,还常用橘叶为原料,如书中所载“洞庭饐”,就成为宋代一些乡村人家兼采两物之长而制作的糕类美食:
采白蒿与橘叶捣之成泥,加蜜和米粉作糕,并合橘叶蒸之。
因其合以橘叶之汁,又以橘叶蒸之,故清香蔼然,古人因有“不待满林霜后熟,蒸来便作洞庭香”之誉。
广寒糕
“广寒糕”则是用桂花合米粉作成的蒸糕:
趁桂花盛开时,采取桂花,去掉青蒂,洒以甘草水,和米舂粉作糕,蒸熟即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